欢迎访问广州市检验检测与认证行业协会官网!
   
丨更多动态
  • 我会组织会员单位参观金域医学检验中心
  • 中科检测顺利通过CMA资质扩项现场评审
  • 协会致力服务会员 促进行业协调发展
  • TÜV莱茵携手海尔推广绿色节能技术,引领全球行业创新
  • 广电计量通过欧洲航空安全局试验能力审核
生物芯片检测:从唾液中找出病原菌
来源:中国经济网 | 作者:pmo4563d9 | 发布时间: 2017-10-12 | 46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       一种快速判断呼吸道疾病病原菌的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最近开始应用——只要检测患者痰液,2个小时就能判断出细菌感染种类,比传统方法快6倍至240倍。
  提起影响人类寿命的疾病,人们往往忽视了呼吸道疾病。事实上,呼吸道与外界相通,很容易被感染,特别是老人和儿童,抵抗力较低,容易频繁感染。
 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发布的世界10大死因统计结果显示,下呼吸道感染位列第三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不完全统计显示,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肺炎死亡率为184人/10万人至1223人/10万人。
  呼吸道疾病的致死率如此之高,原因之一在于:无法快速、准确找出病原菌,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。传统诊疗中,患者需要先抽血化验,来推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。判定细菌感染后,医生才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,但最苦恼的问题也来了:很多人使用某种抗生素后病情并没有好转,甚至更加严重,只能再换一种抗生素继续治疗,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。
  究其原因,传统方式无法快速、准确确定致病菌种类,医生通常使用广谱抗生素,如果致病菌对这种药物不敏感,则需要换药。因此,目前我国大多数临床治疗仍处于经验抗生素应用阶段,在使用高级抗生素方面存在较大盲目性。
  要确定病原菌,临床上常用的鉴定方法是细菌培养法——通常需要一周左右,才能得到结果;而特殊菌种鉴定时间更长,会延误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救治时间。
  近年来,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,病原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密切结合,形成了病原学分子诊断技术。针对病原菌难培养、检测周期长、诊断率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,博奥晶典推出了一款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系统,通过检测患者痰液,2个小时就能判断出细菌感染种类,比传统检测方法快6倍至240倍,彻底打破了传统检测的局限性。此外,凭借快速、准确、灵敏及特异等优势,其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凸显作用,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、治疗及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等方面提供可靠技术支持。


  准确早期诊断致病菌,是治愈病人的关键,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能够缩短疗程、节约费用。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吃药不对症问题,让我们少吃错药。3岁的小患者明明,因肺炎入院两天后没有任何好转,还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,只能用呼吸机维持生命。患儿病情危重,医院采用最高级别的抗生素治疗,病情仍无好转;后来采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芯片测试,2小时后,根据检测结果,医生采用针对致病菌对症的抗生素后,每天花费大幅下降,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。3天后,孩子恢复自主呼吸,进入普通病房观察,很快痊愈出院了。
 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介绍,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产品从2006年开始研发。经过临床验证,这款产品能够对病患者进行高效便捷的检测,仅需一口痰液,2小时内就可一次性快速检测8种常见的下呼吸道病原菌。
  据了解,该系统除可用于呼吸道病原菌检测外,亦可应用于消化道病原菌检测、伤口感染病原菌检测等多个临床检验方向,为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、精准治疗及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。业内人士指出,如果这项技术得以大规模推广,不仅能避免窗口期的误诊,而且能精准地找出病因,有针对性地给药,避免药物滥用。